王尋生於傳統雕塑細緻工藝及快速數位創作的世代,是具備承先啟後重要轉則的藝術工作者,在過去台藝大專雕塑科的薰陶下,使之淬鍊對人體解構的美與精細的手藝,並養成深厚的雕塑專業厚度。之後因力求藝術之路的創新,便出國深造後,爾後在國外知名視覺特效公司從事雕塑及電腦模型工作已達近二十年,深諳3D動畫及視覺藝術制作流程,因此結合這兩世代的精華與專業,並經過不斷的藝術創作探索,以傳統技藝為底,配以高科技專業知識,精鍊出了一套獨特個人的跨世代創作手法—即為時差(Space in Time)雕塑。
時差雕塑」的創作理念是從時間為動態且連續性的概念出發,講述在空間裡有序列動作的肢體語言故事,這過程中包含過去、當下、未來的時間。凡相信時間的人是不相信永恆,而時間與空間是兩個座標,決定了世界的對立性,而真正將這兩者合一的先決條件,就是用我們的記憶串連時間與空間。而王尋用型的方式來呈現這個記憶,讓時間呈現永恆。每一個生命、每一個時代、每一段歷史歷程都是珍貴與獨特的記憶,但記憶是容易被遺忘與消逝,因此「時差雕塑」的出現,讓人們擁有永恆的記憶共存在時間與空間。